SCORE 案例

深度访谈 |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SCORE企业走访的二三事

摘要:很多刚成为咨询师的小伙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成为咨询师后下一步的计划应该做什么呢?怎么去给企业做咨询?在这期间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呢?本期访谈,我们邀请了王小伟老师。王老师在成为咨询师后,跟随专家培训师贾宏伟老师完整地跟进了 SCORE 项目的全流程。王老师将为大家分享这期间的经历、心得体会以及经验分享。我们赶紧接着往下看吧!


Q:很荣幸今天能邀请到王小伟老师跟大家分享您与 SCORE 的故事,请问您是怎样了解到 SCORE 的呢?

A:我是在 2019 9 月,第二届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全国总决赛的一个交流活动中了解到 SCORE 项目,在这个活动上我第一次听说 SCORE,后来我通过网络查看了这个项目相关的资料,就特别期待能有一个机会去学习、实践。

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当年12月份在北京参加一个创业培训师认证的时候,张弦院长(SCORE 专家培训师)作为人社部创业培训项目的专家培训师为我们授课,我就认识了张院长,从这时候开始我就一直关注 SCORE 咨询师培训的相关信息。


Q:是基于什么原因促使您报名参加了 SCORE 咨询师培训?

A一方面是因为张弦院长人格魅力的影响,尤其是她深厚的知识积累和非常落地的培训方法,我觉得这么优秀的老师我得跟着学习

另一方面是 SCORE 项目对我的吸引,因为当时我自己的公司也需要从管理方面进行一次升级,还有公司投资的两个工厂也急需从基础管理能力上来进行提升,所以我想 SCORE 应该是我们公司发展以及我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平台。


Q:您觉得 SCORE 是一个怎样的项目?

A:从近一年的学习和实践,并结合我平时对项目的思考,我觉得 SCORE 项目,是通过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咨询和培训方法,帮助企业激发内生动力、利用自有资源、夯实管理基础、补足企业发展短板、降低经营风险、提升内部效能,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说白了,就是输出一种说法、教会一套做法、形成一系列办法、改变一种活法。和其他社会上各种商业咨询和培训不同的是, SCORE 的方法一定是落地的、是结合企业实际的,SCORE 拒绝说教、拒绝打鸡血,它通过长期坚持、日拱一卒、润物无声的过程,不断看到更好的企业面貌、形象以及效益。


Q:在学习 SCORE 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您是怎么解决的呢?

A:提到困难,我觉得使用“挑战”这个词会更好。这一年我跟着贾宏伟老师学习,贾老师说过一句话让我很受益。他在培训的时候告诉 EIT 成员:遇到问题,我们尽量把它视为挑战,而不是困难。你细品啊,困难和挑战,对于我们解决问题的心态是截然不同的。一旦提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主观上可能给它赋予了太大的难度,但是提到挑战的时候,我们觉得挑战必须是要应对的。所以,要多用挑战,少用困难。


我遇到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认知偏差。我在西北,以前我觉得比起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我们的客户的企业体量和管理水平肯定会有特别大的差距。经过走访以后,我发现的确有差距,但没有我预想的那么大,加上有资深的贾宏伟老师辅导我,这种认知偏差自然就消除了。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好的企业可能各自有各自成功的秘诀,但管理提升水平需要提升的企业,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找到他的共性,而这些共性恰恰又可以通过 SCORE 去进行更好的优化和改善。

二是行业知识方面。我平时的客户群体大多是冶金、建材、化工等工业加工业企业。跟随贾老师进行 SCORE 走访时,我们去到宁波的一家轻工业类企业,工艺上的跨度比较大,所以我的知识体系需要及时更新。

以上这两个挑战,用我平时解决问题的一贯思路,其实解决起来并不费力。我习惯于遇到问题先自己探索,比如文具加工的工艺、主要的机器设备等,我通过上网查找就可以自己补充和更新相关的信息。另外,平时走访的时候我也会记住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工厂 EIT 成员以及贾宏伟老师。


Q:我们了解到您非常积极地跟专家培训师一起跟进项目,当初怎么会想到要完整地跟进一次项目呢?这个过程对您来说有什么样的提升或是改变?

A:当初我想完整地跟进一次项目,其实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参加完咨询师培训后,我觉得一次走访不足以让我能够把培训中学到的知识结合企业去落地,所以我需要通过一个完整的流程去进一步巩固所学。

二是因为贾老师。通过第一次走访,我就深深感受到贾老师极具特色的专家风范和个人魅力,我觉得这么优秀的专家和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不能错过。

三是基于私人原因。我平时工作压力也很大,需要定期出去透透气,缓解一下工作压力,换个平台汲取营养,然后继续回到工作岗位上。

在跟进项目的过程中,成长也是比较明显的:

一是对于项目的咨询技术和理论方法如何在企业落地有了全面的感知和学习,也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和效益,对于项目的认同和热爱进一步增强。

二是结识了咱们学院的专家培训师以及工作人员、工厂的管理者还有甲方的相关负责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点,比如沟通方法、效率工具以及价值观念等,让我体会到要想变得更加优秀,就要努力和优秀的人在一起。

三是通过对企业进行深入的触摸和研究,将所学的东西带到我的工作岗位中来,提供新的思路;将在企业内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事情形成案例,带到我的课堂上,让更多人、更多企业管理者受益。

除此之外,我自己的管理理念、认知理念、沟通方法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最近我通过结合工作场所合作和平时收集的一些信息,给自己做了一个王小伟使用说明书,然后分享给每天和我沟通工作的团队成员,这个使用说明书里面写到了我期待你怎么去工作、你怎么和我沟通、我的雷区和底线是什么,还有一个知识系统就是:我有哪些东西可以提供给你,我能怎么支持你,我那些东西是不擅长的,你应该怎么去支持我等等。这些都是在跟进项目的过程当中,慢慢衍生出来的一些成果。


Q:在走访过程中有什么难点或难忘的事情可以跟大家分享吗?

A:首先,最最感谢的是宝藏老师贾宏伟老师。从基线调查到每一次走访,甚至是提交到研究院以及甲方的进度报表,贾老师都毫无保留且细心地指导我。印象深刻的是每一次开会,包括发言顺序的安排、参加人员的选择,贾老师都会跟我讲这么做的考虑是什么。甚至连江浙一带的美食美酒,贾老师都毫无保留推荐给我,哈哈,我感觉想收获的知识都收获到了,就连没想到的贾老师也都分享给我了。

其次,最最感动的是大家对 SCORE 项目的责任感和情怀。因为每次走访我都是在甘肃出发,路程比较远,贾老师都会提前与我一起安排好行程,今年724日我们跟甲方还有工厂沟通好要在宁波进行M5的走访以及M2的培训。虽然我们提前一周就知道台风“烟花”要来了,但是包括甲方的代表、工厂管理层以及贾老师和我,都期待本次走访能顺利进行。在起飞之前贾老师还跟我说宁波有一个观音菩萨,每次台风来都会起到作用,但是这次台风还是直奔着宁波来了。虽然最后因为台风原因没办法到达浙江,走访取消了,但这期间甲方、工厂、贾老师对这次走访的期待,我感受到的是每个人都很希望把这件事做好,大家对这件事情的责任感和情怀令我很感动。

第三点是,我体会到发动和依靠基层员工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这个是 SCORE 最重要的核心观念。员工能否有效参与管理,是项目推进能否成功能的关键性要素。

在我所参与的项目中,有两件事情印象特别深刻:企业员工当中有本地人,爱吃米饭,也有很多北方人,喜欢吃面,过去一直都没有找到好的办法既让大家对伙食满意又不浪费粮食。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员工们就提出一个很好的办法解决了。就是每天早上进厂的时候,门卫处放一盒面条卡,中午需要吃面条的职工就拿一张,然后门卫把数量报到食堂,食堂中午按票供应面条。

还有一个就是《职业安全与健康》培训的时候,贾老师在培训完风险识别以后,就让大家到车间去找隐患,大家找了好多,而且都是平时不怎么关注的一些地方。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员工最清楚一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员工是问题的发现者,也是解决者,同时也是解决问题后的直接受益者。我想,类似这样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案例,SCORE 一定还有很多。

这些小小的方法收集起来,对于企业内部改善来说是很好的案例集了。过去解决这种问题我们依靠管理者,现在发动了全体员工,汇集众智,将能够解决更多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员工的满意度也提升了,企业整个形象还有企业内部凝聚力也得到了提升。


Q:学习 SCORE 之后,有没有对您生活或工作上带来一定的影响呢?像您刚刚说到在自己公司内部做管理,在这方面有没有派上用场呢?

A:这方面肯定是有的。过去我们做企业管理肯定是基于过去的一些经验,针对员工的行为养成,还有企业里面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我们始终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但学了 SCORE 之后,才知道有这样一套行之有效的咨询和培训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激发内训动力,而且利用自有的员工这样很好的一个群体来夯实管理的基础,补足企业发展的短板,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来降低经营的风险,提升内部的效率,从而提升可持续发展。

当然,接触了 SCORE 之后,还让我的生活更充实了,我基本会在三个角色里切换,一个是企业的管理者,一个是在人社部的另一个项目里做培训师,还有就是一位 SCORE 咨询师。这三个角色之间互相切换的时候,彼此会有一些知识和能力上的相互补充。


Q:您觉得开展 SCORE 项目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A最重要的是企业高管的支持以及共识。我们在宁波走访一家企业时,每一次会议老板都会参加,尽管老板很忙,但他每次都抽出时间来,与我们交流,对于推进过程中的成果和问题进行充分的探讨,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陆续公布了一揽子奖励计划,包括通过开展 SCORE 节省下来的成本,拿出一部分来奖励给员工;设置十万元的 SCORE 奖金奖励给相应的人员;专门把 SCORE 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先进个人纳入到企业的年度奖励计划当中。我觉得做得好的企业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得到企业高管的支持和对项目的认可,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项目的成功除了得到高管的支持以外,在过程中也要尊重员工、发动员工、依靠员工。在宁波企业走访时,员工在不增加预算的情况下,利用企业堆积的废旧物料,自己加工了很多工具物品收纳的装置,做了很多小发明小创造。这些小发明小创造不仅解决了员工在工作场所中的问题,还提升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收入,同时也实现了企业效率的提升。

最后就是做 SCORE 应该绵绵用力,久久为功。SCORE 要结合企业实际来推进,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应该和企业的管理体系以及文化培育进行有效结合,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咨询培训结束后,能够继续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Q:参与完项目的整个过程后,您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

A:下一步的计划主要是四个方面。

第一个是独立完成咨询项目,在独立实践中进一步成长和提升。

第二个是将 SCORE 项目在自己公司里面推行,放大项目价值,在本地做一个成功的案例后,再在西北地区进一步推广 SCORE

第三个是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进一步夯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基础,尤其是补充《职业安全与健康》模块的知识储备。

第四个是择机参加 SCORE 培训师认证的机会,因为我想实现独立完成企业咨询与培训的全流程。


Q:可以分享一些成为咨询师的心路历程或经验总结吗?

A:我分享三点总结吧:

1、多一张证书不难,但帮助一家企业不容易。想到,做到,最后才能得到。

我在辅导企业一年多的时间里面,我觉得要能够周全地帮助一家企业实现改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拿到咨询师证书只是刚刚开始,要达到帮助一家企业实现改善,应该要抓紧时间,跟随专家培训师完整地跟进项目全流程,跟进后你对这个项目的认知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否则没有实践经验就在企业中做辅导不见得能够得到企业的认同和良好的改善效果。

2、提升自己和改善企业,是相辅相成的。

在走访企业以及思考企业问题的时候,是可以去提升自己的,包括关注平时的人和事、社会上的一些政策等等,也都是可以应用在企业改善当中的。

我认为接触 SCORE ,我们可以形成良性成长机制,就比如跟着贾老师我学到了很多对我特别有用的经验。当我回到自己的企业中,我再结合员工平时的一些具体工作当中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积累更多的经验,也许以后在咨询的过程当中也会对其他企业产生一些价值。总之,自己的良性循环加上不停地分享和消化,是比较快的一种成长方式。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3、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

企业走访时,白天要做的工作就去走访、开会、做记录,甚至要为他们讲解,晚上要整理白天的资料,去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方法是什么,并且还要收集一些东西写报告。我认为通过这些工作,对咨询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方法论。


Q:对广大即将成为咨询师的小伙伴们说一些建议吧?

A

SCORE 是一个特别好的窗口。看世界、看众生、看自己。

在没有这个窗口之前,我们看企业、看员工,甚至看自己都可能处于一个很有限的角度,而有了 SCORE 以后,我们接触到了更多企业、更多优秀的老师,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透过这样一个窗口去看到更大的世界、更好的自己。

SCORE 是一个特别好的平台。

这一年时间,我在 SCORE 这个平台上,遇到了各行各业的朋友和老师,而且平台还为我提供了很好的研习机会。这个平台是包容的、有丰富资源的、有体系支撑的,既然选择成为咨询师,成为这个平台上的一员,就应该要珍惜这个机会。

SCORE 是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

通过 SCORE 我体会到企业做改善不一定通过控制和管理员工的方式,也可以让员工从他们自己的角度上来提供改善方法,我觉得这既改变了我的工作方式也改变了我的工作逻辑。

包括第一期深度访谈中提到用 SCORE 去帮助孩子成长,我虽然没有张老师体悟得这么深刻,但我非常认可她的观念以及做法,我觉得在我两个女儿的成长过程中,这种沟通、尊重、信任的 SCORE 理念很重要。同时运用 SCORE 理念也会让我们生活和工作更惬意、更有效、更美好。


结语:本期访谈就到这里结束啦,非常感谢王老师为我们分享了这么多项目走访的经验。希望通过本期访谈,能为 SCORE 咨询师以及即将成为咨询师的小伙伴们带来更多有价值的经验和可借鉴的想法、做法!